FINDIT
EN
2021.11.24

【新興領域:11月焦點9】2021運動科技趨勢-粉絲追捧創下巔峰

COVID-19疫情為世界和生活型態帶來巨大的轉變,尤其在疫情剛爆發之際,實體運動場館、健身中心、運動賽事與轉播部分停擺,也影響全球運動科技的VC投資件數;但與此同時,隔離措施也讓家庭數位健身科技「疫」軍突起,多筆鉅額交易拉抬下,使運動科技在2021年卻繳出空前絕後的亮眼成績。哪些看點是帶領運動科技投資直上雲端的關鍵?本篇引用德國知名的運動科技數位分析平台SportstechX來進行剖析。

根據德國知名的運動科技數位分析平台SportstechX的定義,運動科技泛指所有對運動員、粉絲、運動賽事與球隊組織管理提供相關的產品及服務,其中包括針對運動員的活動與成績表現,包含運動員所用的穿戴式裝置、成績追蹤與教練與事前準備等;其次是針對粉絲與相關內容,如:新聞與內容、粉絲體驗與社交平台、夢幻運動與博弈;最後是針對賽事與組織管理者,包括:球隊/俱樂部管理、賽事活動管理、場地管理,還有搭配廣宣的媒體與贊助的商業夥伴,如下圖所示:

圖9-1  運動科技的架構與範疇

一、運動科技(Sports Tech)全球VC投資趨勢

2021年運動科技的投資趨勢超出預期,大幅超越過去五年以來的投資紀錄。單單是2021年1月至9月之間的投資金額就高達83億美元,已超越2018年47億美元的峰值記錄。按此投資速度,推估年底運動科技可望攀升至12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,遠高於過去三年的總和。本篇也將介紹推升本年度運動科技投資熱浪的三大功臣:數位健身、NFT以及夢幻體育

如果從平均值以及中位數來看,今年的金額分別為3,097萬和310萬美元,是2020年的三倍高,主要是鉅額交易熱絡。儘管此一數字可能因為之後某些交易金額的逐漸公開而降低,但整體而言仍然不會影響2021年投資金額的優異表現。

圖9-2 2017-2021 全球運動科技VC領域投資趨勢

從各國投資金額來進行排行,美國自2017年始終居於全球之冠,總投資額超過一半來自美國,以投資交易筆數來看則占比超過45%,如果單就2021年來看,美國在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的占比仍將近一半,為全球運動科技投資交易筆數最高的國家。如果以累計數字來看,運動科技總投資額自2017年至2021年的前三名都維持不變,依序為美國、中國和印度。但如果從2021年單年來看,中國則跌至第五名,加拿大則首次擠入前三名榜單。加拿大的排名之所以大幅提升,主要得力Dapper Labs在今年九月獲得D輪2.5億美元的鉅額投資拉抬。另一方面,英國的過去五年累計投資排行,則從第四名跌至第六名,但如果從交易筆數來看,則維持全球第二。在2021年前十名的榜單中,排名明顯成長的還有第八名的巴西,排名大幅提升了23個名次,主要受惠於Gympass的鉅額交易(今年六月、E輪2.2億美元)、香港則因為今年Animoca Brands的多筆募資,排名躍升了七名。

圖9-3 2017-2021年全球運動科技(Sports Tech)各國投資排行

如果以城市別來進行投資統計,從過去五年累計金額來看,美國包下了前三名,依序為紐約、傑克遜維爾以及洛杉磯,其中傑克遜維爾是後起之秀,在今年的榜單也位居首位,主要是因為全球最大體育用品零售電商Fanatics表現活躍而列入計算。另一方面,中國也有三個城市名列當中,分別為廣州、武漢以及北京,印度則有班加羅爾和孟買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巴黎擊敗倫敦,在過去五年以及2021年的榜單中都是歐洲表現最好的城市,主要是今年九月,法國NFT遊戲公司Sorare完成了B輪募資5.8億歐元,讓巴黎成為今年度投資表現全球第二名的城市。溫哥華則因為前述的Dapper Labs,排名一舉躍升20名。以往的常勝軍—紐約和倫敦,排名雖然略有下滑,但因為整體交易件數的數目,因此仍穩坐前十名的榜單,顯示這兩個城市仍然是運動科技產業的重要門戶。

圖9-4 2017-2021年全球運動科技(Sports Tech)各城市投資排行

為了看出運動科技產業當中,因疫情而成長最為明顯的子類別,SportstechX特別針對兩段期間的表現進行比較與分析,分別為2017年1月至2020年八月,以及後疫情時代(2020年九月至2021年九月)。其中健身相關解決方在疫情期間的表現拔得頭籌,其他如活動相關的硬體和軟體,也乘著這趨勢扶搖直上,主要是因為這些新創都開闢了創新的方式來獲取營收,投資分別成長了242%和134%。另一方面,粉絲體驗、夢幻體育與體育博弈也表現驚人,投資成長強勁,幅度高達410%。但是新聞與內容的投資交易卻呈現下滑,顯示其創新度尚待加強。

從過去五年內的投資表現來看,為粉絲提供解決方案的「粉絲與內容」的投資金額是運動科技三大板塊(運動員、粉絲、管理者)之首,占比為47.4%,近期NFT技術的應用為大功臣。而為運動員的「活動與成績表現」提供服務者,則以43%緊追在後,數位健身為拉抬的主要驅力。針對管理者的服務近期雖然也推出許多應用創新(例如自動廣播系統),但投資比例則遠落人後,僅占9.5%。

如果將三大板塊細分類的投資概況切分來看,會看到差距實則更加接近。在運動員、粉絲、管理者三大類別當中,粉絲經驗為該類別主要推升的項目,占比為41.2%、硬體器材則以46.5%的表現奪得第一,管理與組織當中,組織與場地的相關服務則以62%占比最高,如下圖所示:

圖9-5 2017-2021年全球運動科技(Sports Tech)-三大板塊投資比例

圖9-6 2017-2021年全球運動科技(Sports Tech)-三大板塊細分類投資比例

二、運動科技三大趨勢

1.數位健身 (105家新創於2021年獲投,總募資金額約34億美元,占2021年總募資金額的40.6%)

所謂的數位健身,意指所使用的設備或者應用程式,能夠直接針對使用者的活動狀態進行追蹤,並協助其達成健身目標。無論是運動科技產業剛起飛時,或是疫情封城的低迷之際,數位健身一直都是不敗的創業選項。尤其在COVID-19期間,健身房和戶外活動的可能性被排除在外,使得居家健身的需求大量湧入,除了腳踏車之外,各種類型的數位健身設備都成為主流:跑步機、划船機、家庭健身房等不勝枚舉。Peleton也成為了新創仿效的標竿,顯示數位健身的風潮始終方興未艾。在這波浪潮之下,究竟哪些產品服務能持續屹立不搖?目前相對式微的健身房是否能再重新崛起?根據SportstechX去年底的報告,無論是數位健身的設備或應用程式,身價都是水漲船高,創造多起鉅額投資的佳績,例如Keep募資3.6億美元、Fiture募資3億美元、Tonal募資2.5億美元、Beachbody募資2.25億美元、Gympass募資2.2億美元、Tempo募資2.2億美元、Whoop募資2億美元、Hydrow募資1.35億美元、Oura募資一億美元,這些僅是前十名的新創,今年提供同性質產品服務的新創,已超過百家。

提供數位健身服務的新創往往也不會止步於販售健身設備,舉例來說,Lululemon以五億美元併購Mirror,希望強化的是對於其品牌的黏著度,在科技賦能下,創造健身與美觀的願景;Apple近期推出了Fitness+平台,持續拓展其服務,Amazon則重新推出Halo Fitness&Nutrition的健身訂閱服務,在協助使用者進行健身之餘,也協助管控飲食,提升整體運動效益。近期Facebook的策略看起來則是瞄準虛擬實境,雖然尚未展開具體布局,但可看出各大巨頭在數位健身的市場都別具企圖心。

至於健身房的未來是否還能死灰復燃?Sportstech分析,無論一個產品服務曾經如何黃袍加身,輝煌動人的成果背後總是危機四伏,以Peleton為例,前陣子因產品設計問題,而造成了意外傷害及死亡,造成產品召回的負面新聞,無疑對其品牌形象就是重大的傷害。如此看來,實體健身房也未必已經走到盡頭,只是短期內發展仍未可知。可期待的是,數位健身產業未來可能會走多元化整合路線,結合實體場域、智慧型裝置和數位課程,打造全通路、流動型的健身體驗。如此一來,消費者無須在辦理健身房會員、使用健身設備或是線上課程之間做出選擇。近期Mindbody收購了Classpass的案例,就可看出資源整合將會是數位健身產業的下一步。在這變幻莫測的市場中,虛實整合是否能成為一個成功典範,仍然取決於新創的適應性及耐受度,畢竟,達爾文說了,適者生存。

2.就是NFT! (15家新創於2021年獲投,總募資金額約21億美元,占2021年總募資金額的25.5%)

正當NFT(Non Fungible Tokens)席捲了全球各種產業,運動科技也並未置身事外。這股旋風從籃球開始:NBA「球員卡」平台 NBA Top Shot自去年七月起,銷售額高達7.5億美元,在今年二月和三月的毛利高達2億美元,足球界也有同樣的情況,軟銀支持的NFT獨角獸Sorare也同樣創下佳績,自2019年四月起的銷售額也高達1億美元。NFT可被視為一種數位資產,以「獨特性」作為價值應用於不同商品上,例如照片、影片、藝術品等,宣揚的是一種網路所有權的單元(ownership layer for the Internet)。

究竟NFT為運動科技創造了多少價值?NBA Top Shot的開發團隊Dapper Labs今年的募資額超過5.5億美元,Sorare更創下7.28億美元的募資額。另外一家和MLB合作的廠商Candy Digital的募資金額也達一億美元,遊戲製造商 Animoca Brands近期完成6,500萬美元的募資,將其總募資金額推升至兩億美元,上述新創都已成為獨角獸俱樂部的一員。

NFT市場的最大平台Opensea在今年八月就創下了30億美元的銷售紀錄,主要是由頭像照片收藏市場所帶動,但實際上有許多運動員都樂於購買數位頭像,最著名的就是其花了55個乙太幣(約18萬美元)買數位頭像,也顯示運動員正積極打造個人品牌風格並與粉絲互動,如此看來,NFT在運動科技市場後續仍有充分的發展潛力。但除了運動影片、數位頭像之外,NFT還有什麼應用範疇?引領粉絲參與賽事,並給予NFT為報酬,是目前另外一個走勢,隨著近期賽事開打,將會點燃下一波風潮。不過目前最熱門的話題,莫過於運動界的元宇宙,讓粉絲能在虛擬世界玩遊戲、競爭並收集NFT。近期Greenpark Sports的最新募資就是朝此方向邁進,後續發展值得期待。

3.博弈與夢幻體育(42家新創於2021年獲投,總募資金額約13億美元,占2021年總募資金額的15.9%)

2018年六月,德拉瓦州和紐澤西州將運動博弈合法化,北美的運動科技市場自此發生了巨大變化。截至目前為止,美國有28州通過了博弈合法化,另有四州近期內也將通過相關法令,如此來看,運動博弈在北美全面合法化,是無可避免的時間問題,但更值得留意的,是整個市場—美國五大職業體育聯盟(NBA、NHL、MLB、NFL、MLS)、各賽事的播報員、現存/新興的體育博彩營運商將如何因應。別忘了還有運動競技項目夢幻體育! 無論擲錢下注與否,如果你喜歡這類型的活動,那2021年顯然是個入場的好時機。

2021年新入局的體育博彩營運商不在少數,Barstool sports在2020年完成1.63億美元的鉅額募資後率先入場,接著加入的還包括DraftKings、Fox,甚至連迪士尼都宣布ESPN也將品牌授權給大型體育博彩公司。另外Fanatics於2021年也多次募資,總募資金額高達10億美元,宣布將推出自己的博彩營運商。運動博弈市場競爭顯然已白熱化,鉅額交易頻傳,在2021年前十大交易事件當中,運動博弈就高達四件,其中加拿大theScore的收購案達20億美元,Endeavor以12億美元收購Openbet,DraftKings原先也計畫要收購Entain但最終宣告放棄,顯示這是一個變動劇烈的市場,2021年運動科技所傳出的52件收購案,有12筆就屬於夢幻體育以及博弈,就連Facebook也宣布將推出自己的夢幻體育遊戲,顯然這門有賺頭的事業,人人都想分一杯羹。

儘管如此,全球對於美國博弈市場的觀感卻是不冷不熱。新興市場印度和巴西先前就引頸盼望的運動博弈合法化,至今不僅尚未實現,在印度的Karnataka甚至開始針對博弈加重懲罰,這對於Dream 11和Mobile Premier League這兩家今年獲得鉅額投資的新創而言,則埋下了隱憂。歐洲則另有自己的玩法,現存的玩家正積極結盟合作以爭取更大利潤,例如UEFA和bWin的合作、Betway和European Tennis的合作皆是如此,其餘像PSG、Inter Milan和Fulham也積極和亞洲國家合作,以拓展其海外市場,甚至還有公開尋找夥伴的做法,顯然玩家們正不計代價的尋找生存之道。在所有的賭局裡面,莊家總是最後的贏家,這一次看來也不會有例外。

小結

  在過去幾年當中,運動科技從一項附屬產品搖身一變,成為運動員提升表現的必需品,科技賦能的價值一覽無遺。在三大板塊的投資表現上,儘管數位健身的表現最為穩健,且很可能開啟虛實整合的新局面,但「粉絲與內容」因為NFT的加值而來勢洶洶,短期內已促成多隻獨角獸的誕生,甚至也是促成併購的重要推手。2021年運動科技的併購案件共有40件,前十大重要併購事件中,和運動博弈相關的就有四起,且不論是從2021年當年或者歷年以來的鉅額投資事件來看,皆是榜上有名,顯示未來在左右運動科技版圖的市場玩家當中,運動博弈絕對勢不容忽視的重大題材。

參考資料

Global Sportstech VC Report.” SportsTechX, 27 Oct. 2021, https://sportstechx.com/gstvcr/.